更多
推薦資訊
-
2017-6-19“綠色稅制”邁出實質步伐 新環保稅法2018年起實施
-
2017-6-19兩會催熱VOCs治理,十多個行業正在用這個VOC減排“殺手锏”
-
2017-6-19VOCs治理市場或迎爆發
-
2017-6-19環保部:堅決關停取締治理無望的“散亂污”企業 VOCs治理問題也上榜

常見問題
廢水中許多比重大于1的雜質懸浮物、大顆粒、易沉降的懸浮物都可以用自然沉降、離心等方法去除。
但比重小于1的、微小的甚至肉眼無法看到的懸浮物顆粒則很難自然沉降,如膠體顆粒是10-4-10-6mm大小的微粒,在水中非常穩定,它的沉降速度極慢,沉降1m需耕時200年。沉降慢的原因有二個:?。?)一般來說,膠體粒子都帶有負電荷,由于同性相斥的原因,從而阻止膠體微粒間的接觸,不能被彼此粘合,懸浮于水中。
?。?)膠體粒子表面還有一層分子緊緊地包圍著,這層水化層也阻礙和隔絕膠體微粒之間的接觸,不能被彼此粘合,懸浮于水中。
要使膠體顆粒沉淀,就要促使膠體顆粒相互接觸,使之成為大的顆粒,亦即凝聚起來,使其比重大于1而沉淀。
采用的方法有很多種,工程上常用的技術有:凝聚法、絮凝法和混凝法。